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王朝更迭兴衰史 金童玉女逛扬州(1/5)

千古名邑扬州。

南临长江,北接淮水,京杭古运河纵贯南北,历来是水陆交通枢纽,南北漕运的咽喉。

扬州有近两千五百年历史。

悠悠千古,无数王朝兴衰更迭,人杰地灵。

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置扬州总管府。至唐武德九年,扬州州治移至江都县,从此,江都县才有了“扬州”这个专有名称。

古运河哺育了不少名镇,成为古运河上重要节点。

宝应便是扬州运河线上的北口。

东晋时,谢安在运河上筑堰治水,百姓感戴,比之西周召伯,并将此堰名为“邵伯”。

石街,古街道,斑驳凹凸,古风醇厚,行之于上,不由人顿生思古之幽情。

镇上古迹甚多,斗野亭、铁牛、谢公祠、大王庙、进士第、尚书府等。

街两边店铺林立,大多是前铺后宅。

古运河上,宗教名胜汇为大观,各成其色。宝应圆通寺;高邮镇国寺;邵伯来鹤寺;凤凰岛护国禅寺;湾头山光寺;城内禅智寺、香阜寺、长生寺、福缘禅寺、龙衣庵等。

大王庙:位于邗沟故道,内供两个大王,一是春秋时吴王夫差,居正位,是他开凿了邗沟;另一是西汉初年的吴王刘濞,居副位,他开凿了盐运河。这两人被百姓成为大王,并大王庙祭祀。传说大王庙甚是灵验。

扬州枕淮水,踏长江,抱运河,城里城外,水系纵横,桥梁众多。

“不知暗数春游处,偏忆扬州第几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便是形象写照。

宝应。

运河北口。

柳家庄便坐落于此。

厚重的大门森然,广阔的屋宇连成一片。

庄主柳邙来回在前厅踱步,心神烦躁,坐立不安。

本是红晕的脸膛已成青白,灰白的头发随风而动,细长、凌厉的双目透着愤怒与不安。

如烟兄妹回庄后所说的一切,让这个掌握运河私盐、绸缎及各种财物转运最大势力的庄主凄苦愁闷。

如烟所说的一切,句句横在心中,如鲠在喉,难以下咽。

搜魂书生沈寒冰、搜魂修罗楚天两代魔头,已把江湖搅得天昏地暗,血流满地。偏偏自己的女儿又是现今这场杀戮的参与者,非但未能摆脱干系,又在家门口西柳镇伤及天幻宫护法梁天奇,并致内宫特使“玉女幻天”司徒艳重伤。这还了得,司徒虹焉能善罢甘休,将如何应付!

桩桩件件,任是哪一件都难以面对江湖,柳邙焉能坐稳。

管家柳长天看着柳邙不停地踱步,亦是神情紧张,手足无措。劝不是,不言亦不是,处于两难境地。

此际,师爷“先天无极掌”孙元坤匆匆走进。

柳邙见到孙元坤,急忙问道:“天幻宫、其他四大山庄及江湖中有何说法?”

“先天无极掌”孙元坤道:“庄主,天幻宫并未有动向,其余山庄因自身缘由,无暇他顾,亦未有讯息。江湖中亦对本庄无甚责怪,倒是搜魂修罗楚天已隐然成为伸张正义,不畏强暴的盖世英豪,街头巷尾,酒楼茶肆每有议论,独行武林人物已再难见到踪影,已可估计俱是隐形匿迹,不敢招摇。”

好似忽然想到何事,接着又道:“庄主,适才听闻,由于各大门派严厉约束派中人任意走动,一些隐迹多年的魔头蠢蠢欲动,又现出踪迹!”

柳邙一怔,问道:“可有确切线索?”

“先天无极掌”孙元坤道:“据可靠密报,崤山血魔卞弓出现在黔北,据传血魔现踪之地偶有青年男女尸身,颈项无不是留有血洞及齿痕。”

喘口气,孙元坤又道:“浙地前洲一名做‘望水寨’的寨子,一夜之间便无声无息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