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七章 离枝 9(2/2)

。[-115]

仁宗调整辅臣结构后,多次召见富弼、范仲淹等人,征询天下大事。范仲淹虽感谢皇恩,却认为事有先后,朝廷陈弊积久,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仁宗遂亲笔诏书,开天章阁、陈设笔砚、赐坐以待。[116-117]范仲淹惶恐不安,退朝后作《答手诏条陈十事》,上疏仁宗“明黜陟、抑侥幸”等十件事。[118]仁宗采纳,诏书统一颁布,以示天下,只有府兵法,因辅臣反对而作罢。[119]

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又上疏仁宗“再议兵屯、修京师外城、密定讨伐之谋”等七事[120],并奏请扩大相权,由辅臣兼管军事、官吏升迁等事宜[121-122],改革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加。新政实施后,恩荫减少、磨勘严密,希图侥幸的人深感不便,于是毁谤新政的言论逐渐增多,指责范仲淹等是“朋党”的议论再度兴起。[123]六月,边事再起,范仲淹请求外出巡守,仁宗任命为陕西、河东宣抚使。[124]

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反对声愈加激烈,范仲淹请求出知邠州,仁宗准奏,遂罢免其参知政事之职,改为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冬十一月,范仲淹因病上表请求解除四路帅任、出任邓州,以避边塞严寒,仁宗升为给事中、知邓州。[125]随着范仲淹、富弼等大臣的离京,历时仅一年有余的新政也逐渐被废止,改革以失败告终。[126-127]

皇祐四年(1052年)正月,调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五月二十日(6月19日[1])在徐州病逝,享年六十四岁。[135]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县尹樊里万安山下[136],仁宗亲书“褒贤之碑”,加赠兵部尚书,谥号“文正”。后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追封楚国公。[137]

范仲淹任泰州西溪盐仓监时,征调民众4万多人,重修捍海堰。自天禧五年(1021年)至天圣四年(1026年)完成,新堤横跨通、泰、楚三州,全长约200华里,不仅当时人民的生活、耕种和产盐均有了保障,还在后世“捍患御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地人民将所修之堤命名为“范公堤”,遗址迄今犹存。[29][138-141]

景祐元年(1034年),苏州久雨霖潦,江湖泛滥,积水不能退,造成良田委弃,农耕失收,黎民饥馑困苦,范仲淹出知苏州后,根据水性与地理农耕失收,黎民饥馑困苦,范仲淹出知苏州后,根据水性与地理环境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