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百零一章 针灸铜人(2/2)

,针灸铜人始于宋朝。在针道盛行的宋代,针灸大夫们就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自己对针灸医学书籍的理解给病人看病扎针,可是因为行针的标准不一致,医生的水平也良莠不齐,所以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量的误诊病例。

宋仁宗赵祯接到大臣关于针灸误诊的奏折,非常头疼。最终,宋仁宗意识到只有制定一个新的针灸经穴的国家标准,才能杜绝误诊的发生。

1023年,宋仁宗颁布诏令对针灸医学专著重新进行校对整理。公元1026年,宋代著名的医学家王惟一开始组织校订古代针灸学的著作。不久,他就完成了新的针灸经穴国家标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宋仁宗认为光有医书不够,还应该有实验道具,于是下令医官院“创铸铜人为式”。第二年,两尊针灸铜人铸成了。针灸铜人铸成时正值宋天圣五年,所以这两尊铜人又被称为宋天圣针灸铜人。

天圣针灸铜人铸成后,被北宋朝廷视为国宝,周边国家也将天圣针灸铜人视为奇异之物。那个时候,我华夏中医扬名世界,我华夏医生受万民景仰,受同仁尊重爱戴。对中医来说,那是最好的时代。”

针灸铜人的原型是一个青年男子,身高一米七左右,一直保持立正的姿势,两手平伸,掌心向前。被铸成前后两部分,利用特制的插头可以进行拆卸组合,体现了当时高水平的人体美学和铸造工艺。铜人标有354个穴位名称,所有穴位都凿穿小孔。

铜人的身体里有木雕的五脏六腑和骨骼,这些体内的脏腑器官被工匠们雕刻得栩栩如生,因此针灸铜人不仅应用于针灸学,同时也可用于解剖教学,这比西方的解剖医学早了近四百年。

同时针灸铜人用作太医学生考核之用,考试之前,在铜人里灌入满满的水银,考生一针扎进去,如果穴位准确,力道足够,在压力的作用下,水银就会流出来,这就是中医中流传的“针入汞出”的典故。

针灸铜人铸成后,第一尊放在宋朝的医官院,用于学医者观摩练习,第二尊被放置在东京大相国寺的仁济殿。

后来,金国入侵,重点抢夺的就有两尊针灸铜人。奇怪的是,研究学者们并没有在金代的史书中找到针灸铜人的记录。

那么,已经消失了数百年的天圣针灸铜人究竟去了哪里?很多年来一直都是一个谜。

而且唐汉的神识扫视之下,这尊铜人灵气十足,肯定是两尊铜人中的一个,没想到竟然在棒棒国人手里见到了失传多年的针灸铜人。

如果这尊铜人在唐汉的眼里不要说十亿华夏币,简直就是价值连城。

rrrr();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