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四回 天道大变 (三)(2/5)

想想这其中地道理。”三圣母冷地说道。

“此话怎讲?”张紫然惊讶地说道:“听师伯地意思。恐怕日后这天庭天帝之位恐怕不久之后就会让与他人了。你还高兴地起来?”

“不错,是会让给别人,但是你我都会拥有比如今的天帝更好地地位,更高的权力。”三圣母嘴角出一丝笑容,道:“若是没有猜错的话,这个地方也会在以后地大劫之后生成,你我若是不在这次大劫中立下足够的功劳,获取更多地功德,这个位置也不可能是我们的了。而如今天道大变,正是你我获取功德之时,可是你却胡乱地怀老师,以为分封四门乃是为了夺取你我的权力。惹恼了老师,所以师叔才让你在瑶池闭关。”

“原来如此,哎,只是不知道我能不能得到这份大功德。”张紫然叹了一口气,挥了挥手,也不理睬三圣母,径自朝瑶池而去。

身后的三圣母望着张紫然离去的身影,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大劫之下,瑶池之中,哪里会有安宁的时候,哪里也同样考验你的地方。而且远比你待在天庭的时候,更加危险,只是不知道你能不能支撑的下来。

且不提天庭中发生的各种变化,那穿云关下,此刻已经云集了数百万大军,这里才是双方战争的关键地点,一旦穿云关被攻破,一直到后周京师就会无险可守,根本就不是后周大军能抵挡的地方。所以此刻的穿云关上紫气升腾,自从玄都师创立儒门以来,数千年来所凝聚的儒门精英纷纷敢了过来。整个穿云关周围浩然正气充斥天宇,只要一接近穿云关,若是意志薄弱者,都会被穿云关那庞大的浩然正气所屈服,对着穿云关顶礼膜拜,哪里还有与之反抗的念头。城头之上,旌旗无数,有

甲者,有身着儒裳者,有高冠博带者等等,纷纷望着处的赵宋大营。

“孔明!你观赵宋大营如何?”一个相阴霾,有虎视狼顾模样的中年儒者,指着远处连绵数百里的赵宋大营,对着一边的一个面如冠玉的英俊青年笑道。

“仲达何必问我!”被称作是孔明的年轻人,一手中捧着一块玉璧,约有数尺短,仿佛是一个瑶琴一样,右手却执着一鹅毛扇,轻轻摇动,端地潇洒。

“嘿嘿,你我虽然智谋无双,行军打仗,莫还有不能者,但是今日重归师门,才知道,行军打仗居然还有另外手段的,仙家手段,在一定的程度上,智谋所起的作用不不大。”司马懿扫了身边的年轻人一眼,这个人以前是自己的死对头,但是如今却是同一师门之下,如今居然又联手对敌,不得不说是水造化,世事根本不是自己能猜测道的。想当年诸葛孔明之名是何等的威,到了这里,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儒门弟子而已。有着无数的强者,排名都在自己之前。在这里,智谋与法力是两个不同地概念,谁的法力强大,谁的地位就高。

“诸葛师兄!”忽然一个清朗地声音传了过来,却见一个中年儒生面容清正,隐隐有一丝威仪,行走之间,却是充斥这军旅气息。

“阳明师弟。”诸葛孔明一见对方行来,拱手道:“阳明师弟倒是好自在啊!杨问数百万大军在一边虎视眈眈,阳明师弟却不见有丝毫的紧张,不愧是被人成为儒圣之人,比仲达可是好多了。”

“我王阳明只不过机遇好点。”原来那人就是被成为儒圣的王阳明,人间界明朝时期的人物,功成身退后,修行数百年,终于飞升成仙,为玄都师亲手门徒,与诸葛亮、司马懿共称为儒门三杰。

“师兄,你看赵宋大军云集如此,当如何是好?”王阳明望了诸葛孔明一眼,论及行军打仗,恐怕还得求教这个多智近似妖地家伙。

“仲达,不若你我来猜测一番,如何?”诸葛亮忽然扫了一眼司马懿说道。

“阳明,你也一起来。”司马懿扫了一眼一边跃跃而试的王阳明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